中共苏尼特左旗委组织部 主办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之家
改善生态环境、让沙漠变成绿洲——记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查干淖尔嘎查牧民党员达希苏
2012年09月03日
〖来源:中共苏尼特左旗委员会〗〖作者:系统管理员〗

〖字体: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本稿〗〖 关闭

   达希苏,蒙古族,女,47岁,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查干淖尔嘎查牧民。她生活的查干淖尔嘎查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边缘地带,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风沙日中度过,十年九旱。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使查干淖尔这片草原逐渐风蚀沙化,植被变矮小稀疏,草牧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再也看不到昔日的“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了。 

  作为查干淖尔嘎查土生土长的牧民,达希苏对这片草原充满了热爱,看着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她痛在心里,怀着建设美丽、富饶新家园的信念,她坚定了信心,决定不能再靠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而是走“植树造林,科技兴牧”的致富之路。2001年,她开始了改变草原生态环境、艰辛创业的生涯。

  2001年—2002年间,她先后种植了3000多棵榆树、1000多棵柠条,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对种植技术相当生疏,树苗的成活率很低,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达希苏,这位在别人眼里柔弱的女人,凭着对草原的热爱和坚强的毅力,没有向困难屈服,她要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让沙漠变成绿洲的神话。

  2003年,为了能学到专业的种植技术,她和爱人苏德苏和千里迢迢来到鄂尔多斯市,通过以工代学的方式求学栽培技术。通过半年的勤奋学习,两人掌握了一定的植树造林技术,返回时她买回了33000余棵优质种苗,其中:柳树苗3000棵、柠条、沙棘等各种灌木丛类30000多棵。种植后开始长势良好,可是由于气候不适、风沙侵袭等原因造成成活率仍然低下。她非常伤心,更为不幸的是这期间她得了严重的肾结石病,最后做了肾切除手术,使她成了一个身体上有残缺的人。做手术时是4月份,这也正是当地适宜植树的季节,躺在病床上的她还是放不下她的树苗,为了不耽误植树,她硬让陪护她住院的爱人回到嘎查种树。在她出院时由于她的过敏性体质,医生告诉她后续的治疗中她已不能再使用任何药物,只能自动康复。在困难面前,她从没有畏惧,而且更坚定了信心和勇气。2004年,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分析风沙迁移的原因以及其分布规律后,她采取6月中旬种植树苗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种植的2000株柳条等树苗成活率竟然达到了100%,看着这些像抚育自己孩子一样拙壮成长的树苗,她心里多了一些安慰。

  从2005年开始用自己种植的苗木植树造林。如今,她种植树木面积已达到1600亩,包括了柳条、柠条、沙棘等各种灌木丛类植物,使草场植被得到了恢复与保护。“科学养牧,种养结合,草畜平衡”是她不变的理念。为了提高效益,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她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了大车、小车、机井、打草机、打井机、收割机、四轮拖拉机、电捍机、拉网机等现代化设备,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使用和维修。2006年她又把自己的9000亩草场围栏并分成6块。其中,2块用于种草种树长期围封。为了提高畜种质量,她加大牲畜改良力度,逐步减少小畜的饲养规模,做到了科学养牧,种养结合。2007年又建了一亩地的暖堋,一年种植三次青贮,每次青贮产量5000斤以上,彻底解决了牲畜每年的饲草料问题。

  达希苏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着。春季接羔保畜、种草种树,夏季修棚圈、种青贮,秋季打草、贮料,冬季料理家务,总结一年的工作,制定下一年的计划。她说,早在2007年,她家的经济收入早已达到了11万元,其中牧业收入60000元,草料收入30000元,其它收入20000元,除去生活必需外,剩余的大部分用于治理生态环境。2008年,由于雨水好,她又在暖棚里种60 斤柠条籽,为来年种植打下了基础,并且在2008年5月份和林业局联合在800亩沙地上种植了10000棵杨树、50000棵黄柳,林业局负责派人员植苗,而且大量的工作却需要由她来做。在这种情况下,达希苏和她的爱人每天从100公里以外用拖拉机拉40吨水浇每一棵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个多月的辛苦劳动下,树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达希苏为改变生态环境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虽然收入还不是很高,但她把大部分资金又投入到植树造林事业上来,经过九年的艰苦不懈地努力,她使9500亩沙地的85%变成了一片绿洲。

  “人缺钱不能缺良心,更要有爱心”。这是达希苏同志的做人准则。“水有源,树有根”,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因此,她把爱心不断奉献给社会,奉献给身边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多年来,她给牧民无偿提供树苗,2008年秋天组织七个牧户成立了查干淖尔嘎查“绿洲治沙环保协会”,在300亩沙地上种植了3500多棵树苗。2009年秋天,昌盛集团投资,又种植了7万多棵黄柳树苗。同时,“治沙绿化协会”的7个成员户每户种植了2000棵树苗。目前,协会的种植点已经种植了58000棵各类树木,种植点的面积已达到1000亩。到了2011年,达希苏把原来的“绿洲治沙环保协会”发展成为“绿洲治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从原来的7个牧户发展了成64个牧户。2012年4月24日,合作社成员和北京同仁医院部分医生一百多人,在查干淖尔嘎查建立了“同仁同心”林场,并将每年4月24日定为植树日。

  开展保护生态工作以来,旗、苏木镇和相关部门领导多次考察实地指导,并给与了高度评价。同时作为先进典型上报相关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她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全旗“巾帼标兵”、2007年度全国第二届“绿色家庭”、2007年度全国“绿色小康户”、2008年度全盟草原姐妹创业“十佳”个人、2008年度全旗“三八”红旗手、2009年度全旗“双学双比”活动先进个人、2010年度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称号。2010年初,她进京参加了全国妇联庆祝妇女节100周年表彰大会,并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2011年达希苏还被当选为自治区党代表。

  身为自治区党代表的达希苏身上多了一份责任,2012年达希苏打算做两件大事,一是利用合作社150亩地建立树苗培育基地,在基地里培育一部分小树苗,也种一些苁蓉、果树之类的经济农作物,试验性地做一些尝试。二是依托“满固线”公路经过查干淖尔嘎查的地理优势,建立一所相当规模的旅游景点,努力为嘎查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

  达希苏这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共产党员,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家园而默默无闻的奉献着,相信她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热土上继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相关附件:
打印本稿〗〖 关闭
  • 中共苏尼特左旗委组织部   联系方式:0479-2525060  电子邮箱:sntzqzzb@163.com